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受地理等因素影响,尼泊尔与印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联系,但也存在深刻的民族主义认知矛盾。6月18日,改编自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的印度宝莱坞电影《阿迪普鲁什》因有“悉多(罗摩之妻)是印度的女儿”这句台词,招致尼泊尔多个城市禁映印地语电影。而在此前5月28日,印度新议会大厦揭幕,内设的“大婆罗多”(Akhand Bharat,意为“不可分割的印度”)地图壁画,也引起包括尼泊尔在内的印度邻国的强烈不满。那么,尼印两国的民族主义认知矛盾有何典型表现?
不被视为外国?
印度教和佛教在尼泊尔和印度影响广泛。在2006年5月尼泊尔议会历史性地宣布本国为世俗国家前,尼泊尔是世界上唯一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如今尼泊尔86.2%的人口信仰印度教,而印度则有80.5%的人口信仰该教。也因此,印度领导人访问尼泊尔时经常会参拜当地的印度教寺庙。此外,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陀)出生在尼泊尔的蓝毗尼,而印度北部的菩提伽耶、鹿野苑、拘尸那罗三地分别是佛陀悟道、初转法轮、涅槃的圣地。2022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曾专程赴蓝毗尼,参加佛陀诞辰2566周年庆祝活动。此外,两国还开展了宗教文化跨境旅游合作。例如,印度开设了跨国旅游专列,将《罗摩衍那》主人公罗摩的出生地印度的阿约提亚与其妻悉多的出生地尼泊尔的贾纳克普尔等印度教圣地相连。
1950年7月,尼印两国签署《和平与友好条约》互开边境,此后两国民众可在彼此国家自由工作生活。当前,近800万尼泊尔公民(约占尼总人口1/4)定居印度,约60万印度人定居尼泊尔。两国公民在彼此境内几乎享有与本国公民同等的经济与受教育机会。由于尼泊尔语与印地语同属印度—雅利安语分支,皆使用天城体梵文字母,因此尼泊尔人大多能听懂印地语。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称,“尽管尼泊尔是一个独立国家,但它在文化与传统上与印度联系非常密切,我们没有把它视为外国。”
两国在军事安全方面亦联系紧密。例如,尼泊尔廓尔喀雇佣兵是印度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约有3.2万廓尔喀人在印军服役。自1950年以来,尼军参谋长和印度陆军参谋长都曾获对方军队授予的荣誉上将军衔。
文化起源之争
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但尼印经常陷入文化起源纷争,“悉多的国籍之争”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
据《罗摩衍那》记载,悉多是“大地的女儿”,其养父即弥提罗国国王遮那竭王(Janaka)在田地的犁沟里发现并收养了她。她的名字悉多(Sita)意为“犁沟”。罗摩是拘萨罗国王子,他在比武招婿中拉开了遮那竭王的湿婆神弓,成功迎娶悉多为妻。尼泊尔的印度教信徒认为,位于尼泊尔的贾纳克普尔(Janakpur,意为“遮那竭王之城”)是悉多的出生地,因此悉多是“尼泊尔的女儿”。印度的印度教信徒则认为,位于印度西北部比哈尔邦的西塔马尔希县的“悉多池”(Sita Kund)朝圣地是悉多的诞生地。因此,宝莱坞电影《阿迪普拉什》在尼泊尔上映后,引发观众的强烈不满,加德满都市长巴伦德拉·沙阿宣布禁映所有印地语电影,并引发尼泊尔十几个城市效仿。不过,即使遭到禁映,该电影在尼泊尔的票房收入仍高达1990万卢比,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尼印两国还对佛教发源地存在争议。尼泊尔认为佛陀诞生于蓝毗尼,因此佛教起源于尼泊尔;印度则认为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顿悟成佛,佛教理应起源于印度。
“大尼泊尔”与“大婆罗多”
除不时浮现的文化起源之争外,印度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喧嚣与扩张主义行径经常激发尼泊尔民间的反印情绪。例如,印度曾在1975年利用锡金内乱将其吞并;在1975年、1989年与2015年,印度曾对尼泊尔进行三次贸易封锁;尼泊尔主张主权的卡拉帕尼、里普列克与林比亚杜拉等地也被印度占据。
因此,在尼泊尔看来,印度新议会大厦内设置的被印方宣称显示了“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疆域”的“大婆罗多”地图壁画散发着印度霸权主义迷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大婆罗多”便存在于一些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的臆想中,他们认为从罗摩衍那时代起就存在真正统一的印度,从今天的阿富汗到缅甸,从中国西藏到斯里兰卡,包括尼泊尔在内,都属于当时的“大婆罗多”版图。几十年来,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印人党)的意识形态母体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一直在推动“大婆罗多”构想。2022年4月,RSS最高领袖莫汉·帕格瓦特在一次公开集会上表示,印度将在10~15年内实现“大婆罗多”理想。此次关于“大婆罗多”的争议出现后,印人党政客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新议会大厦的‘大婆罗多’地图代表我们强大和自力更生的印度”。这引起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等印度邻国的强烈不满,但印度外交部辩称该地图“是文化和历史地图”,不具有政治性。随后,加德满都市长巴伦德拉·沙阿在办公室悬挂涵盖部分印度领土的“大尼泊尔”地图进行反击,更有尼泊尔众议院议员提议在本国议会建筑内也放置该地图。
“大尼泊尔”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其范围超越了尼泊尔目前的边界,包括了1816年12月尼泊尔王国在英尼战争中战败后签署《苏高利条约》割让给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片领土,这些土地如今已成为印度北部旁遮普、喜马偕尔、北阿坎德等邦的一部分。一些尼泊尔民族主义团体渴望恢复“大尼泊尔”版图。例如,激进的尼泊尔非政府组织“大尼泊尔民族主义阵线”长期以来积极推动“大尼泊尔运动”,该组织认为“(如今印度)从西姆拉到大吉岭的大片区域,甚至包括印度教七圣城之一的瓦拉纳西都应归还尼泊尔”。一些尼泊尔学者和前政府官员也经常撰文表示:“我们割让给东印度公司的土地不应属于印度。”
总之,尼泊尔虽与印度同为印度教信徒占主导的国家,但尼自豪于本国“从未被殖民”,不断强调自己同印度的差别,并通过文化起源之争与对印度教右翼“大婆罗多”构想的回击等行为彰显其独立的民族主义认同,而尼印之间的这种民族主义认知矛盾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