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袁群(1971~ ),安徽淮北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中共中央编译局政治学博士后,现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带头人,云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尼泊尔问题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委托项目、中共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主要校外兼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云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摘 要: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派系政治缘于尼共党内在君主制问题上的分歧。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多次分化组合,形成了不同派系。派系政治严重阻碍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尼泊尔的政局稳定。尼共(联合马列)和尼共(毛主义中心)的合并是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摆脱派系政治束缚的重要一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派系政治仍将继续存在。尼共能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特色,积极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将对派系政治的未来发展以及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走向产生直接影响。
关键词: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派系;社会主义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及其影响研究”(17AZD002)。
原文出自《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季刊)2020年第2期
尼泊尔共产党在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派系。各派系的斗争与整合成为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突出特点。研究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派系政治的发展历程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我们客观认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及尼泊尔政局走向,进一步加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949年4月22日尼泊尔共产党在印度加尔各答成立。1951年2月18日,在印度斡旋下,尼泊尔国王向全国人民宣布拉纳政权结束,并颁布了临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人民在民主、法治和人权等方面获得了较多的保障。1952年1月尼泊尔共产党由于同情尼泊尔大会党人孔·英·辛格医生领导的拉克萨·达尔起义,被特里普文国王取缔,被迫转入地下。1954年1月30日,尼共在加德满都附近的帕坦秘密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78名代表参会。大会通过了党章、党纲和党的政策决议,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会议要求成立制宪议会,强调要发展民主,反对《德里协议》,并要求权力归于由人民选出的议会;会议认为“国家首脑不应有任何特权”,旨在削弱国王的权力,并间接地支持君主立宪制;会议还提出开展反封建剥削的斗争,要求地主把土地分给农民(1)。在此次大会上,尼共党内在如何对待君主制问题的态度上是模棱两可的。
1956年4月,为了获得政治上的合法地位,以雷亚玛吉为代表的尼共部分领导人彻底改变了以前对于君主制的不妥协的立场,操纵中央委员会发表声明,承认国王是宪法意义上的国家元首。4个月后,尼泊尔政府解除了对尼共的禁令,尼共得以恢复合法身份。但以施瑞斯塔为首的激进派严厉批评了这个声明,认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党的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1957年5月28日至6月6日,尼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加德满都召开。由于总书记曼·摩汉·阿迪卡里在中国治病,大会选举雷亚玛吉为代理总书记以及由17人组成中央委员会。在会上,雷亚玛吉明确表示支持君主立宪制,但大会最终通过了由施瑞斯塔提出的“通过选举制宪议会来实现共和”的决议(2)。1961年1月,马亨德拉国王宣布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同时选举各级评议会议员,在全国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度。无党派评议会制度的主要特点:一是集权,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均由国王亲自指挥和领导;二是禁止任何政党和党派的活动,不允许成立带有政治目的的组织和团体(3) 。王室政变后,阿迪卡里等领导人被捕入狱,施瑞斯塔等流亡印度,尼共在组织上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而此时,正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的尼共总书记雷亚玛吉主动向国王示好。尽管他回国后呼吁释放政治犯、解除对政治活动的禁令、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但在国王解散议会的问题上却保持沉默。
1961年3月,尼共在印度的达尔班加召开了中央扩大会议,来自尼泊尔28个县的代表及所有未被捕的中央委员共54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持续了一个月。在此次会议上,党内出现了三条路线:雷亚玛吉主张与国王合作、支持立宪君主制,获得了17票的支持;施瑞斯塔主张与大会党采取联合行动以恢复议会,获得了6票的支持;莫汉·比克拉姆·辛格主张通过制宪议会来实现共和,获得了28票的支持。由于雷亚玛吉的“亲王室立场”,全会解除了雷亚玛吉的总书记职务,而代之以由雷亚玛吉、施瑞斯塔和阿迪卡里组成的书记处来负责党的领导工作(4)。由于党内在立宪君主制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尼共分裂的倾向开始显现出来,但在组织上还没有正式分裂。
1962年4月,在印度流亡的尼共领导人在印度瓦拉纳西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对雷亚玛吉“支持马亨德拉国王所采取的非民主行径”进行了公开谴责,并重组了中央委员会,大会通过了由图尔西·拉尔·阿玛蒂亚提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主张实行“民族民主主义”,根除封建主义;消除外国资本在民族工业中的影响;废除不平等条约,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大会强调无党派评议会制度是一项军事专制制度,这个高度剥削性的封建制度注定要垮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建立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议会(5)。大会选举阿玛蒂亚为总书记,由阿玛蒂亚和施瑞斯塔共同负责党的领导工作,并将雷亚玛吉开除出党。雷亚玛吉领导的“尼共”于1967年召开了另一个三大,大会指出苏联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中心,指责中国领导人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主张在尼泊尔进行和平的政治运动,斥责武装斗争的思想为“冒险主义”,并把施瑞斯塔和阿玛蒂亚称为“极端主义者”(6)。大会选举雷亚玛吉为总书记,该党也被称为“尼共(雷亚玛吉)”。这标志着尼共在组织上已经分裂成“激进”和“温和”两大对立的派系。“激进派”主张亲近中国,走中国的农村革命道路而被称为“亲中派”,而“温和派”在国际上支持苏联,在国内支持君主制而被称“亲苏派”和“保皇派”。
尼共三大虽然加强了“激进派”的力量,但是,阿玛蒂亚提出的“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与施瑞斯塔提出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相去甚远,双方之间的分歧随后逐步显露出来(7)。1968年5月,施瑞斯塔及其追随者在印度戈勒克布尔召开会议,宣布成立新党,施瑞斯塔当选为总书记。会议通过了施瑞斯塔的报告,明确提出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反对苏联修正主义。他指出:“如果不发动持久的武装革命,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不可能的。”(8)会议号召“承认毛泽东思想的各地组织和个人团结起来,制定一个根据毛泽东思想解释的、符合尼泊尔历史状况的纲领和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9)。由于尼共的大部分干部都加入了该党,因此,在以后的几年里该党一直是尼泊尔最大的共产党派别,并被称为尼共(普什帕·拉尔)。而在党内占少数的部分党员继续留在党内追随阿玛蒂亚,最后成为一个小党,被称为“尼共(阿玛蒂亚)”。
1979年4月至5月,尼泊尔爆发了反对无党派评议会制度的学生运动。尼共(雷亚玛吉)政治局委员马南达尔与雷亚玛吉在是否支持该运动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马南达尔表示该党应该支持这次运动,而雷亚玛吉则表示反对,并接受了国王比兰德拉的邀请,加入由其领导的国务委员会。1981年,马南达尔率领其追随者分裂出去,成立了尼共(马南达尔)。1983年,尼共(雷亚玛吉)召开党的五大,大会选举雷亚玛吉为党的主席,克里希纳·拉吉·布尔玛为总书记。同年9月,雷亚玛吉由于其亲王室的立场而被布尔玛开除出党。之后,雷亚玛吉及其追随者又组建了一个新的尼共。1984年3月,该党召开特别会议,选举雷亚玛吉为党的总书记,但1986年雷亚玛吉又被该党开除。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温和派”分裂为三个派别。
苏东剧变的发生以及1990年尼泊尔无党派评议会制度的废除使得“温和派”三个派别面临意识形态的危机:马南达尔领导的一派将自己命名为尼共(民主);布尔玛领导的一派称自己为尼共(布尔玛);雷亚玛吉领导的一派在党名中去掉了“共产主义”的标签,将自己命名为社会民主党,但由于在1991年议会中未能获得一个议席而解散。1991年,尼共(布尔玛)、尼共(民主)与尼共(阿玛蒂亚)组建了尼共(联合),由马南达尔担任总书记。尼共(联合)在1993年参选失败后又一分为三,原布尔玛派和原阿玛蒂亚派加入了尼共(联合马列);原马南达尔派则继续使用尼共(联合)之名。2005年9月15日,马南达尔领导的尼共(联合)与从尼共(联合马列)分裂出来的原尼共(马)的部分前领导人重新组建的尼共(马)合并为尼共(联合马克思主义)。
激进派尼共(普什帕·拉尔)也发生了两次分裂。1971年,该党著名的学生领袖纳拉扬曼·比久克切,别名罗希特,因反对施瑞斯塔支持孟加拉的解放运动,不赞同施瑞斯塔寻求与大会党合作,并对其亲苏政策感到失望,带领一部分党员分离出来,被称为罗希特派(10)。1976年,罗希特派与其他几个小党派联合成立尼泊尔工农组织(11)。同年,尼共(普什帕·拉尔)的另一位著名的学生领袖马丹·库马尔·班达里带领一部分党员也从该党退出,组建了解放阵线。尼共(普什帕·拉尔)的这两次分裂使该党的影响力大为削弱。1978年7月,施瑞斯塔在印度新德里病故,巴拉拉姆·乌帕德亚接替其领导职务。1986年施瑞斯塔的遗孀萨哈娜·普拉丹成为该党领导人,该党改称为尼共(萨哈娜)。
1971年12月5日,被释放出狱的阿迪卡里等原尼共领导人成立了一个名为“中央核心”委员会的组织,试图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所有派别组织起来以重建尼泊尔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君主制。中央核心委员会曾试图与尼共(普什帕·拉尔)合并,但由于施瑞斯塔坚持还要与大会党在内的议会党派合作,两者的合并未能成功(12)。1973年“中央核心”委员会发生分裂,以莫汉·比克拉姆·辛格、耐玛尔·拉玛为首的激进派从中央核心委员会分离出去。此后,施瑞斯塔也离开了中央核心委员会(13)。1979年阿迪卡里及其追随者成立了自己的党派——尼共(曼·莫汉),也被称为尼共(阿迪卡里)。1987年3月28日,尼共(萨哈娜)与尼共(阿迪卡里)合并为尼共(马),阿迪卡里任主席。
1971年5月,受中国文化大革命和印度纳萨尔巴里运动的影响(14),尼共(普什帕·拉尔)的贾帕县委领导人钱德拉·普拉卡什·麦纳里及其兄弟拉达·克里希纳·麦纳里发起了消灭阶级敌人的武装斗争,这场武装斗争也被称为贾帕运动,最终由于警察的残酷镇压而失败。1975年6月,贾帕运动的幸存者与信仰毛泽东思想的尼泊尔东部地区八个县的共产党组织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了全尼泊尔共产党革命协调委员会(马列),钱德拉任总书记。1977年8月,马丹领导的解放阵线并入全尼泊尔共产党革命协调委员会(马列)。1978年12月26日,也就是毛泽东同志诞辰纪念日这一天,全尼泊尔共产党革命协调委员会(马列)第一次全国会议宣布解散协调委员会,成立尼共(马列),钱德拉仍任总书记。尼共(马列)强调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游击战作为战术。20世纪80年代,尼共(马列)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时尼泊尔最大的共产党组织。1991年1月6日,尼共(马)与尼共(马列)合并组成尼共(联合马列)。尼共(联合马列)成立后,在汲取苏东剧变教训基础上,调整了党的理论政策。该党认为,苏联东欧的变化只能证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解体了,但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失败;我们所要维护的科学社会主义不是苏联模式的变了质的社会主义,而是一个民主的、繁荣的、进步的制度,它根据人类发展的进程吸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的社会制度(15)。
1974年9月,从“中央核心”委员会脱离出来的莫汉·比克拉姆·辛格和耐玛尔·拉玛等人在印度瓦拉纳西召开了尼共(四大)成立大会,辛格当选为总书记,这标志着尼泊尔“毛派”的正式诞生。1983年11月,尼共(四大)因在是否支持无党派评议会制度、是否联合大会党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而发生分裂,以辛格为首的多数左派成立尼共(火炬),余部则由拉玛继续领导并沿用原名(16)。1985年11月,辛格因其反党行为被开除出党。同月,辛格以尼共(火炬)的名义组建了新党。原来的尼共(火炬)则改名为尼共(新火炬),由基兰(17)担任总书记,决定采取暴力活动来唤起民众起义。1989年,尼共(新火炬)在加德满都举行代号为“局部起义”的武装暴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基兰的总书记职务也被撤销,普拉昌达(18)当选为总书记。
1990年11月23日,普拉昌达领导的尼共(新火炬)、拉玛领导的尼共(四大)、鲁普拉·比斯瓦卡玛领导的尼共(农民组织)(19)合并,组建了尼共(团结中心),普拉昌达任总书记。尼共(团结中心)成立不久,跟随辛格的巴布拉姆·巴特拉伊带领着尼共(火炬)的部分党员加入了尼共(团结中心),比达里带领尼共(人民阵线)(20)的部分党员也加入了尼共(团结中心) (21)。尼共(团结中心)成立后,党内出现了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革命性变革的争论,1994年5月尼共(团结中心)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同名党,即尼共(团结中心)拉玛派(22)和尼共(团结中心)普拉昌达派。拉玛派主张走苏联式的城市暴动的道路,普拉昌达派则主张进行中国式的持久的人民战争来夺取政权(23)。1995年3月,普拉昌达派召开中央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将党名改为尼共(毛),会议强调,以马列毛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根据毛主义理论,尼泊尔阶级斗争是持久的,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进攻三个阶段(24)。
尼共(马)与尼共(马列)合并为尼共(联合马列)后,双方在三个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交锋。一是关于谁是1949年建立的尼泊尔共产党的正统传人。尼共(马)派认为,他们长期参加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他们才是尼共的真正继承者,而尼共(马列)派则认为其领导人的能力比尼共(马)派领导人的能力要强得多。二是关于党内权力分配。合并时拟定的原尼共(马)与原尼共(马列)在各级党委会各占50%名额的协议没有得到执行,如在12人的中央常委会中,尼共(马)派只有3个名额,而在33人的中央委员会中,尼共(马)派只有4个名额。1991年11月,尼共(马)派的大部分党员干部因为在大选中被分配到对其极为不利的选区感到不满,从尼共(联合马列)分裂出来成立新党——尼共(九月)(25),这导致了尼共(马)派在党内的实力大为减弱,尼共(马列)派成为尼共(联合马列)的主导力量。三是关于政策主张的争论。在五大召开前夕,尼共(联合马列)组织全体党员参与了党内的意识形态争论,围绕着总书记马丹·库玛尔·班达里提出的“人民多党民主” 道路、莫汉·昌德·阿迪卡里主张的“传统的新民主主义”道路、钱德拉·普拉卡什·麦纳里提出的“经过完善的新民主主义” 道路,进行了公开讨论。在五大召开时与会代表进行了投票表决,大多数代表同意走“人民多党民主”道路。五大后,尼共(联合马列)党内形成了多数的班达里派和少数的麦纳里派。1993年5月,班达里因车祸去世,属于多数派的高级领导人卡纳尔、尼帕尔、高汤姆和奥利又各自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派别,相互制衡(26)。1998年3月,因不满于尼共(联合马列)支持尼泊尔政府与印度签署《马哈卡利条约》,麦纳里与中央政治局委员巴姆·戴维·高汤姆一起带领尼共(联合马列)45%的议员、50%的中央委员、56%的地方各级政府领导、30%的地方干部以及20%的党员分裂出去另建新党,定名为尼共(马列)(27)。此次的分裂不仅使尼共(联合马列)将第一大党的位置让给了大会党,而且也导致了其在1999年5月举行的尼泊尔第三次大选中失利,尼共(马列)未获得一个议席。2002年,经过协商,高汤姆带领尼共(马列)的部分党员干部重回尼共(联合马列),而麦纳里拒绝合并,依然留在尼共(马列),自任总书记。
尼共(毛)自成立以来内部一直存在着以副主席基兰为首的“强硬派”和以副主席巴特拉伊为首的“温和派”之间的斗争,主席普拉昌达是两派都接受并争取的人物。在人民战争初期,“强硬派”和“温和派”的分歧是侧重武装起义还是和平过渡。“强硬派”认为,武装起义是夺取政权的唯一方式,而“温和派”认为,在坚持武装起义的同时,也不要放弃和平人民运动和议会斗争。在人民战争中期,“强硬派”认为,制宪议会只是一个用来孤立国王、分化反动阵营的策略,而“温和派”则认为制宪议会的要求是向“新的革命模式”转移的战略转折点,与议会政党结盟可以赢得印度的支持,并能为群众性的共和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28),反对联合国王对抗印度的策略路线。最终,在2005年1月的政治局会议上,普拉昌达向会议提交了题为《关于拉尔德奥(29)同志的信及其他活动》的文件,形成了“普拉昌达路线”。会后,巴特拉伊等人被撤销了党内的一切职务。2005年2月,比兰德拉国王发动王室政变宣布亲政,禁止其他党派的活动。普拉昌达意识到温和派的意见是正确的,对巴特拉伊等人的处理方式不利于党的团结和发展。2005年10月,尼共(毛)在春邦召开会议,普拉昌达顶住 “强硬派”的压力,恢复了巴特拉伊等人在党内的一切职务,通过了以多党民主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决议,决定与资产阶级议会势力建立联盟,共同反对封建君主制。2009年1月11日,尼共(毛)与尼共(团结中心—火炬)合并,成立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简称尼联共(毛)。2010年4月和11月,尼共联合(纳巴拉杰·苏贝迪派)和尼共(火炬)先后并入尼联共(毛)。2011年11月,尼联共(毛)与其他主要政党签订了有关军队合并的《七点协议》,党内的“强硬派”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对革命的背叛,他们公开要求普拉昌达和巴特拉伊辞职(30)。2012年6月19日,由于在尼泊尔国体、军队整编、归还在内战期间夺取的土地和财物以及如何看待印度等问题上, “强硬派”与党主席普拉昌达和“温和派”之间的分歧尖锐化,以基兰为首的“强硬派”从尼联共(毛)分裂出来成立新党——尼共(毛),后改名为尼共(革命—毛)。2015年2月尼联共(毛)在黑陶达召开会议,巴特拉伊提出要求,要么担任党主席要么担任政府总理,但未得到普拉昌达的回应(31),于是9月,他带领温和派的成员分裂出去,在11月建立了新党——新力量党,后改名为尼泊尔人民社会党。
尼共(毛)和尼共(联合马列)成立后,总体上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两党的理论分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指导思想上的分歧。尼共(毛)坚持以马列毛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尼共(联合马列)坚持在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32)。第二,政治目标上的分歧。尼共(毛)和尼共(联合马列)都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其最终目标,但在最低目标上,尼共(毛)认为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33);而尼共(联合马列)认为是消灭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完成人民民主革命,建立人民民主国家政权(34)。第三,关于革命道路的分歧。尼共(毛)认为,尼泊尔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的道路(35);尼共(联合马列)认为,非暴力的议会斗争和议会外斗争是当前革命的主要形式,在需要时也必须采用武力(36)。第四,关于如何对待大会党的分歧。尼共(毛)认为,大会党是一个反动的法西斯政党,它对内向封建主义和君主制度投降,对外向帝国主义、印度扩张主义投降,是尼共(毛)的主要敌人(37);而尼共(联合马列)则认为大会党是国内所有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政党中相对进步的一个政党,它在反对无党派评议会制度、建立多党制的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会党要采取既合作又斗争的政策,“支持大会党政府执行的每一项正确的政策,但坚决反对它的错误政策” (38)。为此,尼共(毛)指责尼共(联合马列)是一个属于尼泊尔反动集团的修正主义政党,马列主义只是他们为了赢得议会选举的一个标签,而尼共(联合马列)则批评尼共(毛)是“极端主义者”,人民战争是“小资产阶级的浪漫曲”,“武装斗争是错误的” (39)。
2005年以后,尼共(毛)与尼共(联合马列)开始接触和对话。2005年2月,贾南德拉国王扼杀民主亲政,政府不仅加大了对尼共(毛)的打击力度,而且还极力打压各议会党派。在这种背景下,尼共(毛)与尼共(联合马列)都将反对封建专制作为其主要目标。在双方共同努力下,11月22日,尼共(毛)与尼共(联合马列)等七党联盟达成“12条协议”:正式结成统一战线,同意并支持尼共(毛)加入国家主流政治进程,承诺尼共(毛)在国家政治进程中能够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尼共(毛)也承诺接受多党竞争制度、人民的基本权利、人权法治和民主的原则和价值观,并作出相应的行动(40)。2006 年11 月21 日尼共(毛)和七党联盟签订和平协议,结束了长达10 年的武装斗争。2008年8月尼共(联合马列)加入尼共(毛)领导的新政府。2009年1月11日尼联共(毛)成立,在其支持下,2011年2月尼共(联合马列)主席卡纳尔当选总理,结束了长达8个月的选举僵局。2015年10月,在尼联共(毛)的支持下,奥利获得338票,以超过半数票赢得选举,当选新一任尼泊尔总理。奥利上任后,在大会党拒绝参加新政府的情况下,尼联共(毛)决定参加奥利政府,以保证新政府的正常运转。2016年5月20日,包括尼联共(毛)在内的10个毛派政党宣布合并成立一个由普拉昌达领导的新毛派政党——尼共(毛主义中心)。2017年10月,尼共(毛主义中心)与尼共(联合马列)组建左翼联盟(41),在12月大选中获得总议席的63.27%,取得压倒性胜利(42)。2018年2月15日左翼联盟上台执政,奥利出任总理。同年5月17日,尼共(联合马列)和尼共(毛主义中心)宣布合并,组建新的尼泊尔共产党。奥利和普拉昌达被共同推选为联合党主席,地位平等。合并后的尼共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同时,设置了比较顺畅的沟通渠道,以保证对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协商。2019年11月,尼共完成了党内的组织合并。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派系政治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一,对君主制的认识分歧是引发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派系政治产生的首要原因。1951年尼泊尔实行君主立宪之后,在君主制上的认识分歧也开始暴露出来。一种观点认为,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逐步废除君主制,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像苏联一样通过暴力推翻君主制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43),这就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埋下了伏笔。在尼共分裂后的很长时期,这一分歧依然困扰着尼泊尔的共产主义运动,例如,尼共(联合马列)五大通过的《人民的多党民主制度》政治纲领中,虽然提出“当前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消灭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剥削,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但仍承认 “君主立宪制下君主的权利和义务”(44);而在尼共(毛)党内,“强硬派”不反对君主制,主张与“爱国势力”(包括国王)达成谅解,以共同对抗“即将到来的印度的干涉”(45),而“温和派”则反对联合国王对抗印度的策略路线,认为君主制是当前党的主要敌人,建议与印度进行接触(46)。直至2005年2月贾兰德拉国王发动王室政变,禁止其他党派的活动后,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君主制的争论才就此结束。
其二,中苏论战、印度因素推动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派系政治的形成。尼共是1949年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首府加尔各答成立的。受印共西孟加拉党组织的影响,尼共也采取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分歧逐步公开,两国关系也迅速恶化。尼共领导人雷亚玛吉成为苏联扶持的对象, 1960年11月,雷亚玛吉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8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1961年9月雷亚玛吉再度访问苏联,而阿玛蒂亚与施瑞斯塔则不为苏共所承认(47)。1962年中印边界发生冲突,中苏论战全面加剧,围绕着苏联的 “和平过渡”革命路线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进一步分裂。1971年8月苏联和印度签署了《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对于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亲中“激进派”和亲苏“温和派”产生了严重影响。“激进派”依然坚持反对印度,但在是否将印度看作敌人的问题上产生分歧;而“温和派”则分化为支持与印度合作和反对与印度合作的两派,后来,反对与印度合作的一派选择了亲中的路线(48)。
其三,派系利益之争是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派系政治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尼共诞生后,由于长期被禁,中央主要领导人或是被捕,或是流亡,各地方党组织大多处于各自为政、自主发展的状态。这些党组织在并入较大的共产党派别后,为维护本派系的利益明争暗斗,超越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整体利益。例如,尼共(毛)和尼共(联合马列)在成为议会政党后,由于选举利益的冲突,两党一直摩擦不断。2008年第一届制宪议会选举后,在新政府的总统选举上,尼共(联合马列)提名该党前总书记尼帕尔作为总统候选人,尼共(毛)先是支持但随后又推出了自己的候选人,激起了尼共(联合马列)的不满。因此,在7月21日的总统选举中,尼共(毛)提出的候选人因遭到尼共(联合马列)的反对而落选。虽然尼共(联合马列)在2008年8月加入了尼共(毛)领导的新政府,两党间的合作增多,但是双方仍然因利益之争而互相指责(49)。2016年5月5日,普拉昌达与奥利达成“九点协议”,双方同意在未来全国共识政府成立后,由普拉昌达担任政府总理。但是,后来奥利反悔不承认“九点协议”,所以,7月12日尼共(毛主义中心)退出了奥利领导的联合政府,转而与尼泊尔大会党联合,并在随后的议会里提起对奥利政府的不信任议案,最终导致奥利政府的垮台。
派系政治“严重削弱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50),“不仅阻碍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严重延缓了尼泊尔的社会变革,导致了政局动荡”(51)。尼共(联合马列)和尼共(毛主义中心)的合并,确实加强了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各派力量的团结,有力地推动了尼泊尔的政局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在多党制的环境下,尼共(联合马列)和尼共(毛主义中心)的合并仍然带有很强的机会主义色彩,选举利益是两党合并的重要考量。恩格斯曾指出:“在可能团结一致的时候,团结一致是很好的,但还有高于团结一致的东西”,如果这种团结合作“只要能获得更多的选票和更多的‘支持者’,就可以把运动的阶级性和纲领都丢开不管”,“从而牺牲了运动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那么就会使“分裂成为不可避免的事。”(52)因此,尼共能否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特色,积极探索尼泊尔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将直接影响到派系政治的未来发展以及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走向。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注释从略,详见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