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玄奘”谭云山
毛世昌
2010年08月20日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谭云山(1898-1983)
在中印建交60周年之际,有一个人难以忘却,他就是被誉为“现代玄奘”的谭云山。
创办中文学院
谭云山1898年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毕业于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和毛泽东是同学,也是新民学会会员。1927年7月,他在新加坡遇见印度诗哲泰戈尔,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泰戈尔诚挚邀请谭云山到印度工作。次年谭云山辞去在新加坡的教职,告别新婚妻子, 抱着 “白马投荒步昔贤” 的宏伟志愿,只身来到印度的圣地尼克坦(Shantiniketan,梵文,英语意为abode of peace,也译为和平乡、寂乡——编者注),被国际大学聘为中文教授,并负责开展中国研究的项目。
谭云山游历印度各地,于1933年出版《印度周游记》,1935年又出版《印度丛谈》,还在报上发表文章, 多方位介绍印度各方面的情况, 帮助中国人民更多地了解印度。在印度国际大学任教期间,谭云山在《东方杂志》上撰写了大量关于印度文化、民族运动的文章,受到印度朋友的赞赏。
谭云山提出在中印两国分别建立文化协会、以主持两国文化交流的建议,泰戈尔对该建议赞不绝口。经过努力,中印两国文化协会分别在上海和圣地尼克坦宣告成立。
泰戈尔提议在印度国际大学设立中国学院,作为交流中印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固定据点,并将这一重任交给谭云山去完成。谭云山不负重托,往返于中印两国,经过精心筹办,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于1937年4月14日正式成立。谭云山受命任首任院长。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派女儿英迪拉前往参加成立典礼并致贺辞,称赞中国学院的成立“把中国和印度紧密地联系起来”。
谭云山领导中国学院秉承“研究中印学术,沟通中印文化,融洽中印感情,联合中印民族,创造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大同”的办学宗旨,数十年致力于教学和学术研究,成为中印学者研究对方国家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诸学科的摇篮。东南亚及欧美国家的许多青年学者慕名前往学院深造、进修或研究。
声援抗日战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谭云山身在异乡,心忧祖国,充分利用他和印度上层领导人和社会名流的私人关系,广泛寻求印度人民道义上的支持,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暴行。
1938 年谭云山回国之前,印度国大党主席S·鲍斯、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尼赫鲁写信给谭云山,要他把印度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全力支持中国抗战的信息转告中国人民。泰戈尔热情赞扬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精神,愤怒鞭挞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将亲笔致蒋介石的信托谭云山转交。
谭云山回国后,在武昌向蒋介石述职并转交了泰戈尔的信,报告了印度各界支持中国抗战的情形。同年印度以国大党的名义向中国派遣了5位印度大夫:爱德华、卓克华、柯棣华、巴苏华、莫克华,这5个人的中文名字都是谭云山给取的,每个人的名字中都加一个“华”字,使他们与中国关系更加亲切。
时刻望着祖国
1956年9月,谭云山被全国政协聘为特邀委员,回国观光,见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李维汉、徐特立、萧三等湖南故旧。周恩来总理征求了谭云山对增进中印友谊的意见。
谭云山一直保存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也一直保持着湖南农村文化的许多气息, 不穿西装,不打领带, 把中国传统服饰稍加修改,变成了特有的谭氏服装。他在圣地尼克坦有座两层楼房,房子后面朝北,在房外顶端题“望中楼”三字。他在印度几十年,已经融汇到印度文明中去了,他爱印度,把印度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更爱中国,时时刻刻都在望着中国。
谭云山 1968年从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退休,享有终身名誉教授殊荣。1979年又被该校授予最高荣誉——文学博士。1983年2月12日在印度菩提伽耶住所病逝,终年85岁。他在印度生活了50年,给中印两国都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印度人热心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在印度兴起的中国学以及目前在印度掀起的汉语热,都和谭云山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
谭云山是一名杰出的中印友好使者,为构筑中印文化桥梁、传播中印文化付出毕生精力。他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照亮了中印友好的前路,他是中印友好大厦的一座丰碑。1956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特地参观了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高度称赞他“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也赞美他“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一位真正有文化素养的人”,“为印中两国文明更好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更可喜的是,他的儿子谭中在父亲开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