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廓尔喀日报》2025年8月10日第1版,红色方框内为采访报道。
2025年是中国和尼泊尔建交七十周年。尼泊尔国家尼语报纸《廓尔喀日报》就此采访河北经贸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主任张树彬教授。该报8月10日第1版和第2版发表采访报道。
张树彬教授说,中尼建交70周年是两国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和共同发展目标基础上建立的伙伴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9年习近平主席对尼泊尔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两国关系提升为“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启了双边关系的新时代。去年 12 月,奥利总理访华时,两国签署了推进 “一带一路”合作的框架协议,最重要的是落实。如果两国能够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按计划加强在经济、金融、交通、物流、贸易、产业投资和海关等关键领域的务实合作,尼泊尔肯定能从“一带一路”合作中受益。展望未来,在共同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互补性的推动下,这一伙伴关系有望在多个层面深化。
张树彬教授表示,中国希望尼泊尔稳定繁荣,因为这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助于南亚地区的发展与繁荣。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一直坚定支持尼泊尔维护领土完整。中国尊重尼泊尔的外交自主权,与尼泊尔“与所有国家友好相处,不与任何国家为敌”(“friendship with all and enmity with none”)的外交政策相符。强大的经济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独立的基础。为此,加快建设涵盖公路、铁路和口岸的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至关重要。这将使尼泊尔从内陆国转变为陆联枢纽,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愿“帮助尼泊尔实现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梦想”。两国可通过联合规划金融、交通、贸易、产业投资及海关合作,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
张树彬教授强调,要优先建设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当务之急是将樟木-科达里(Zhangmu-Kodari)口岸的阿尼哥公路(Araniko Highway)和吉隆-热索瓦加蒂(Jilong-Rasuwagadhi)口岸的沙夫鲁比西-热索瓦加蒂公路 (Syaphrubesi-Rasuwagadhi Highway)贸易路线升级为现代化高速公路(注:Rasuwagadhi也译为拉苏瓦加蒂,Syaphrubesi-Rasuwagadhi Highway简称为沙拉公路)。这对于确保可靠的供应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双边贸易量至关重要。同时,还要开发普兰-亚里(Purang-Yari)、里孜-乃琼(科拉拉)(Lizi-Nechung (Korala))等口岸作为替代性贸易通道。当主要通道因洪水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中断时,这些路线可作为重要备用通道。
张树彬教授表示,全面运营14个中尼传统边境贸易点,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双边边境地区居民生活至关重要。应通过加速建设中尼铁路来拓展两国经济合作与战略纵深空间。两国应加快推进中尼铁路建设,并探索其未来与印度铁路网络的整合。这将使尼泊尔成为真正的跨喜马拉雅贸易走廊上的枢纽,从与中国和印度两个邻国的经济合作中受益。开通更多从加德满都到北京、上海、西安等主要城市的直航航线,使旅行更加便捷,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